邮票为何干不过纪念币?

2024-12-19bj03
导读新邮预订源自1981年,至今已经第39次了,之所以能够持续这么久,自然有其原因。然而在网络发达的今天,新邮预订与网约纪念币想比,可以是说是惨不忍睹了。新邮早于纪...

新邮预订源自1981年,至今已经第39次了,之所以能够持续这么久,自然有其原因。

然而在网络发达的今天,新邮预订与网约纪念币想比,可以是说是惨不忍睹了。

新邮早于纪念币搞网上预订,但是走到今天,预订量不及纪念币的零头的零头--纪念币钞网约几千万枚十分钟就售罄,新邮网上预订一个月只有其百分之几的数量。

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?

首先纪念币兑换,央行没有获利的意图,新邮则有圈钱之嫌。

纪念币面值发售以后,银行可以回储;

新邮则是表面向用户面值出售,实际上暗中低于面值向市场倾销,而且不回收,还限制用户使用。

其次,银行发售纪念币一手钱一手币,而新邮是提前收预订款,然后吃利息。

尽管邮政每年赠送生肖黄版给预订户,好像是补偿了预订户的利息损失,但是这个“损失”一定会在在溢价销售的小全张上找回来。

再次,为了参与市场竞争,不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,制定不利于市场发展的规则。

比如:为了刺激新邮预订数量增加,采用预订三年可以有机会摇号获得面值订购大小版票的资格。

就这一点奖励也被弄得令人哭笑不得:小版票的发行量多达一百多万套,但是给预订户的摇号中签数量只有1000套,对,是一千套!想必这种吝啬只有葛朗台能干的出来吧!

这一做法,还会有新增集邮者继续预订吗?

综上,新邮预订和纪念币网约相比,已经是穷途末路,危在旦夕了。

如果说纪念币网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,那么新邮预订已经是病入膏肓了

大家对邮总有什么想说的吗?

欢迎踊跃留言评论!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kpfr.cn/cpdq/12533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